鋼制閘門廠家制造,水利鋼制閘門在農業中的作用農業要發展,水利是基礎,更是關鍵。糧食增產、漁業增收,農民致富,都得益于水利鋼制閘門基礎設施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市通過觀念轉變、項目統籌、產業轉型、機制創新,強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狠抓水保生態流域治理,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助推特色農業大發展、大跨越。 農田水利發展步伐蹄疾步穩 現在好了,有了噴灌隨時隨地都可以澆灌,省事多了。” 這只是我市通過水利設施建設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中的一個具體事例。近年來,根據中省有關“三農”工作的總體部署,我市統籌謀劃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綜合建設工作,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新形勢下發展特色農業的內涵和外延。通過科學編制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著力保障國家小型水利重點縣項目實施效果。在規劃的引領下,多方面整合項目資金,打破行業區域界限,以縣為平臺統籌整合水務、農業、林業、交通、國土、扶貧等行業涉農項目資金,實現集中投入、集中攻堅。全市加快推進PPP等新的建設模式,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到農田水利建設中。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53萬畝,新建修復機井27眼,新建修復抽水站3處,新增提引蓄能力54萬立方米,為保障我市糧食生產,助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順利打贏特色農業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水保生態流域治理成效顯著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為加快推進水保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我市經濟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市圍繞“保生態就是保發展、護生態就是促發展”的工作理念,強化工作舉措,狠抓水土流失治理,強力推進水保生態建設進程,注重建管結合,確保管護責任到縣到鎮。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水保投資560萬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57.4平方公里,其中新修“四田”1.86萬畝,造經果林18.76萬畝,造水保林9萬畝,封育治理23.99萬畝,極大地改善了我市水保生態環境,為加快特色農業產業升級,實現山清水秀、永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